峥嵘岁月 | 真理标准大讨论
背景
真理标准大讨论前,政治上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;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;思想上以华国锋为主的中央领导人坚持“两个凡是”错误观点,实际是坚持左的错误,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对;国际环境上中美关系改善,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。因此,一场关于真理标准与思想解放的运动正在酝酿中。
▲“抓纲治国”,是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华国锋总揽全局的政治纲领,“左”倾倾向,跃然纸上。
过程
1977年底,胡耀邦在党校创办的理论刊物《理论动态》上发表文章,论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,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。
1978年3月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题为《真理只有一个》的文章,提出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。
5月10日,《理论动态》刊登了一篇经胡耀邦审定的题为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文章。
5月11日、12日,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和《解放军报》发表和转载了这篇文章。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,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。从此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。文章中提出的“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”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干部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支持拥护,但当时受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影响和长期存在的个人崇拜,文章的观点也受到一些人的批判。这种认识的分歧不仅存在于社会基层,也存在于中央的高层,甚至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央领导点名批评该文章,面对这样巨大的政治压力,理论界一片鸦雀无声,真理标准讨论问题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危险。
▲《光明日报》发表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文章
5月19日,邓小平在接见文化部核心领导小组负责人时指出,文章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。
6月2日,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,实事求是,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、根本点,有力地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。
6月24日,《解放军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经胡耀邦审定的题为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》的文章,该文章是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有力推动。
之后,胡耀邦又组织了第三篇文章:《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受实践检验》,刊登在9月10日的《理论动态》上,9月25日又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。
到1978年下半年,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高潮。全国一致认为,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,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1981年6月,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《历史问题决议》,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,也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结束。
▲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《历史问题决议》
相关视频
影响
回顾40年历史,可以说,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,就没有思想的解放,就没有改革开放,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。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,这个方法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、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。
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,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
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,只有思想大解放,生产力才能大发展。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形成的精神,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,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,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。
上一篇: 红色影视 | 《我和我的祖国》:大大的国事,小小的家事
下一篇: 峥嵘岁月 | 真理标准大讨论